日前,海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内响起了欢呼声。该校新能源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,经中国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,稳态光电转换效率达27.32%,这一数值超越了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今年2月公布的26.95%效率纪录,以及马丁·格林太阳能电池效率统计表5月收录的27.3%行业标杆值,标志着海南大学在第三代光伏技术领域跻身全球领先行列。
据了解团队创新性地采用“平台标准化,工艺流程与原创技术方案的双螺旋协同创新”模式。一方面,打造标准化的制备平台,利用工业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,减少人为因素干扰,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与可复现性;另一方面,持续注入原创技术方案,如同在稳定的地基上逐层建造高楼,以新的分子设计、工艺改进等创新点,推动效率稳步攀升。从2024年9月的26.54%,到2025年年初的26.92%,直至如今的27.3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