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2014年11月被列为“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”之后,大桥新区多措并举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发展。至今年11月25日,全区已有12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,总容量达42兆瓦,全年可节约标准煤16800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000吨、节约用水210000吨。同时,大桥新区还有12个项目正在实施中,预计至年底可并网发电,总容量可达到76兆瓦。
政策激励点燃建设激情
光伏发电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朝阳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。为此,大桥新区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光伏发电的政策并进行大力宣传。例如,近年来该区通过召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介会、干部联系企业等多种途径,为企业宣传上级政府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,使其明确利用厂房屋顶拓展能源利用空间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等。
“政策是撬动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未来的支点。”大桥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近年来,该区积极应用政策,招引光伏运用企业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。2014年7月,大桥新区在引进了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5000万元的光伏运用企业之后,又相继引进了注册3000万元的海盐京运通新能源有限公司、注册1亿元的海盐鸿禧电力有限公司等。目前,全区注册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实体已有5家,注册资本已达2.1亿元。“通过宣传动员,现已有31家屋顶资源企业与光伏应用企业签订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协议,参与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。”
据了解,大桥新区坚持光伏项目建成一个、验收一个、申报一个的原则,积极向上争取光伏发电项目的政策补助,激发了企业实施光伏发电项目的积极性。至今年10月,该区提供屋顶的12家企业共获得扶持政策补助1260.97万元。
服务周到营造创建氛围
在服务企业方面,大桥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多措并举营造光伏发电示范区创建氛围。除了建立以项目推进部牵头、由经济发展局等部门参加的光伏发电服务部,协助实施主体与提供屋顶的企业进行沟通外,该区还深入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实情,与提供屋顶方和项目建设方进行协调,及时排解项目建设中的问题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,如期竣工。
“打个比方,我区光伏发电服务部兼了‘红娘’、‘娘舅’、‘管家’的职责。”该负责人介绍说,“红娘”负责牵线搭桥,“娘舅”负责出面协调,而“管家”则是指精细化管理。据介绍,该区光伏发电服务部分别建立了光伏应用“账本”,按照项目投建流程,分设在谈、备案、在建、并网发电、验收通过等6类项目,实行项目精细管理,以便做好各个时期光伏项目跟踪与分类管理。同时,按照上级政府关于扶持光伏发电产业的政策规定,及时向上申报已并网发电的屋顶提供方与建设方的政策补助,让双方及时享受到发展光伏产业的红利。
产业成链提升建设品位
一直以来,大桥新区都是海盐县的工业集聚区,共有可供光伏发电厂房屋顶面积250万平方米。除去现安装的屋顶约100万平方米外,还有约150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项可建设光伏发电站。
为把光伏产业做大做强,现大桥新区的光伏产业向新经济园、欧洲(德国)工业园、智能装备创新中心等新建筑延伸。三大特色园区屋顶面积约10万平方米,现已有一家光伏应用企业承诺,待园区的建设项目竣工后,随即实施光伏发电项目。与此同时,现正在对已建成的8个安置小区的屋顶面积进行调查设计,建立安置房屋顶数据库,计划通过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,将光伏发电向安置房屋顶延伸。
在此基础上,大桥新区又建立起运维中心,随叫随到,确保光伏发电设施正常运行。目前,该区还计划将辖区内的光伏电、风电等统一由售电公司收购,统一供应给在开发区内投资创业的企业。这样不但能进一步推进光伏产业的发展,而且能使区内企业享受到低于市场价的电价,大幅降低生产成本,也有利于招商引资。